歡迎來到臨淄百度信息港!
免費發布信息 免費開通店鋪
當前位置:臨淄百度信息港 熱點資訊 公益佛學  星云大師解讀5首禪詩,直指人心明心見性

星云大師解讀5首禪詩,直指人心明心見性

發表時間:2022-05-29 11:42:47  來源:臨淄百度信息港  瀏覽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現在社會上,大部分的人都是逆緣在生活,既然不能順著緣,當然就不可能隨境自在;不能隨境自在,就不容易安住。連安住都不能,還談什么隨心所欲地度眾結緣呢?世間,多少麻煩,多少是非,都由不認識自己而起。
疫情之下,很多人的心里積壓了多重的焦慮和苦悶,無法紓解。禪,有如山谷清泉,不經意地流向人心深處,洗凈糾結不清的意識分別,化解束縛頑劣的迷情妄執。因此,禪門的公案、語錄和詩偈能傳遍世界各地,不但滋潤了人類久被禁錮的心靈,也開展出無限寬廣的文化內涵。

所以這種時候不妨聽聽星云大師講佛詩中的智慧,可謂直指人心,明心見性,是根治時弊的一帖良藥!

期盼大家能透過文字般若,直悟生命的本源,在這個煩躁的夏季, 獲得 一份歡喜自在的 清涼 。

不認識自己

從來共住不知名,任運相將只么行;

自古上賢猶不識,造次凡流豈可明?

——唐·石頭希遷


“從來共住不知名”——久遠以來,我們就和一個跟我們最親近的人住在一起,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罷了。他是誰呢?他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佛性!人,最可悲的就是不認識自己,不知道自家本來面目,每天對著別人都叫得出張三李四,卻不知自己是何等人物!

“任運相將只么行”——人,除了要認識自己外,更要任運隨緣、自由自在地生活。要如何才能過任運的日子呢?一、要隨緣生活;二、要隨境安??;三、要隨心度眾;四、要隨喜自在。

現在社會上,大部分的人都是逆緣在生活,既然不能順著緣,當然就不可能隨境自在;不能隨境自在,就不容易安住。連安住都不能,還談什么隨心所欲地度眾結緣呢?世間,多少麻煩,多少是非,都由不認識自己而起。

“自古上賢猶不識,造次凡流豈可明”——古來那些成圣成賢的人,都還不能認識自己,何況是我們這些蕓蕓眾生的凡夫,哪里會明白呢?我們對佛道若不去研習、自修,真理就永難明白,不明理不精進,就不會修行,不修行當然就不會明白自己了。這首偈語,主要是教我們認識自己,才能任運隨緣,不再造次沉淪于凡流之輩。


生死一如

來時無跡去無蹤,去與來時事一同;

何須更問浮生事,只此浮生是夢中。

——唐·鳥窠


這是唐朝鳥窠禪師的一首偈語。

“來時無跡去無蹤”——人,生時從哪里來?無蹤無跡。死后往哪里去?也無蹤跡。生來死去都是一樣的無蹤跡。

“去與來時事一同”——過去有位禪師沿門托缽,正巧施主家生了兒子,禪師聽了,站在門口悲傷地流淚,主人很不悅:“我們家添了寶寶,大家都一團歡喜,禪師為什么傷心流淚呢?太不吉利了!」禪師說:“我是在哭你家又多了一個死人?!币话闳说挠^念,都以為生乃可喜、死乃可悲,而在悟道的人看來,生就是死,有生必有死,何必到死的時候才悲哀呢?


幻夢人生,終歸黃土大地,生與死都是一樣的。有人在曠野中,被獅子追趕,無處可逃,剛好看到一口枯井,就攀著井中樹藤想躲到井里求生,爬到半途,看到井底有四條毒蛇咻咻吐舌,頭上又有黑、白兩只老鼠嚙咬他攀附的樹藤——萬一樹藤被咬斷了,不跌死,也會被井底的四條毒蛇咬死。正在萬分驚慌恐懼時,飛來五只小蜜蜂,滴下五滴蜜,蜜剛好滴入他的口中,滿嘴香冽冽的甜蜜滋味使他忘記了生死邊緣的可怕。

這個寓言顯示了人生。人生,被無常的獅子逼到枯井里,井下是生老病死、地水火風四蛇正在盤踞吞噬,而生命的藤枝又被象征晝夜的黑白二鼠嚙食著,多么危險??!五只蜜蜂比喻五欲——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一點點甜頭,就使我們忘記了危險,如此愚昧的人生很不值得。

“何須更問浮生事,只此浮生是夢中”——人生的百態千情都是幻夢,生死也如夢,苦海沉淪無了時,不要醉生夢死,快快求得解脫,才是最最要緊的事。


心念

心如大海無邊際,廣植凈蓮養身心;

自有一雙無事手,為做世間慈悲人。

——唐·黃檗


“心如大海無邊際”——人的心,如大海一般無邊無際,事實上心還不止像大海,心像國王,可以發布命令。心念一動,眼睛就去看,耳朵就去聽,手就去做事,腳就去走路,所以說心如國王能行令。心又像電光,心念一動,東西南北任遨游;想建大樓,念頭一轉,心頭的大樓即刻就建好了,心念之快真如火石電光。

心又像畫師,《華嚴經》上說:“心如工畫師,能畫種種物?!毙娜缢囆g家,可以在心中呈現出美好或丑陋的種種變化。心又像虛空,可以包羅萬象。平常我們常說「宰相肚里能撐船」,不是說宰相肚子里真能撐著一條船航行,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納一切!所以“心”是無量無邊,是變化萬端,是容納萬有。我們該如何對待這顆心呢?

“廣植凈蓮養身心”——有這么了不起的一顆心,我們就要好好地愛它。珍饈美味的營養食物入口吃了,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;戒定慧則可以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,我們要好好地在心田里廣植凈蓮。

“自有一雙無事手,為做世間慈悲人”,是說由心的力量能推展我們這一雙手,要好好地隨時隨緣為人積功德。例如隨口說好話,隨手替人服務,隨時結善緣……希望我們今天的社會,到處都是行善布施的慈悲人,人間就會很美好了。


能忙能閑

粉壁朱門事甚繁,高墻大戶內如山;

莫言山林無休士,人若無心處處閑。

——唐·龍牙


“粉壁朱門事甚繁”——我們看到粉刷過的墻壁、朱紅色的大門,多為豪門巨富所居,以為他們身心安適,事實上他們并不安閑,有時忙得連飯都來不及吃,連覺都睡不安然。

“高墻大戶內如山”——看到有錢人高筑的圍墻,值得羨慕嗎?高墻大戶里,人我是非、權勢爭奪、貢高我慢,如山一樣層出不絕地阻礙著,生活并不是很平坦、很順利的。

“莫言山林無休士”——不要說深山僻林里沒有隱者,沒有凡事看開不計較、萬事都能放下的休士。

“人若無心處處閑”——人到了無心的境界,不是不用心,而是不計較,不患得患失,就像無門禪師說的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;若無閑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”,自然是“處處閑”了。

人,真能閑得下來嗎?有的人能忙不能閑,閑下來就很難過;有的人能閑不能忙,沒有事時安然自在,事情一來就受不了。

其實這都偏于一邊。一個人要能忙能閑,能早能晚,能飽能餓,能大能小,能進能退,能有能無,能苦能樂,無所不能,那就是無心了!一旦無心于萬物,何妨萬物假圍繞?在世間上,不管功名富貴也好,為人服務也好,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閑。無心不是不用心,而是不計較得失,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!


量量自己

手攜刀尺走諸方,線去針來日日忙;

量盡別人長與短,自家長短幾時量?

——宋·石屋清珙


現代社會上有些人,眼睛天天看著張家是非、李家長短,說這個好,罵那個不好地批評別人,但是就不知道對自己怎樣衡量,真有嘴說人,沒嘴說自己。

“手攜刀尺走諸方”——裁縫師手里拿著刀尺,各地奔波丈量,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,真個是“線去針來日日忙”。我們雖不是裁縫師,也難免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。這種忙都是比較上、分別上、自我上的忙,忙來忙去也忙不出一個所以然來。如果我們能如祖師說的“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,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”,不分別、不計較、不存愛憎,就比較容易看清自己面目。一有愛憎的心,就有“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”的心態,甚至有“順我者昌,逆我者亡”的偏見,是很可怕的。

“量盡別人長與短,自家長短幾時量”——人都好量別人的長短,量別人的貧富,量別人的貴賤,量別人的美丑,量別人的好壞,量別人的是非,量這量那,嫌貧愛富、攀緣巴結的,就不知道量量自己!兩個眼睛只看到別人,看不到自己!

我們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,以恕己之心恕人,觀照自家寶藏有多少價值,就能夠避開很多人生的陷阱。

自家長短你幾時量?不妨常常問自己!

文章選自《不礙事:星云大師講佛詩中的智慧》

責任編輯:臨淄百度信息港

九九电影精品2019在线观看